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不設分類
我看到主持人說"I know how Asian parents thought, doctor, lawyer, right?" 整個大笑 美國約有3%的亞裔人口, 但美國的醫生中大約有三成是亞裔 果然在亞洲父母的心目中, 當醫生還是小孩的第一選擇啊! 吳季剛是誰? 大概在台灣有看新聞的人都知道 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‧ 歐巴馬在就職典禮上穿的一襲白色禮服,正是出自這位26歲台灣裔的設計師 由於我anti趕流行的毛病,雖然多多少少聽到他的事 但直到今天我無意間在世界日報新聞網上看到一篇評論 我才搜尋了一些吳季剛的新聞 當我看到吳媽媽在記者會上講到自己兒子的驕傲神情 我當下真的很感動 那些驕傲背後是隱藏了多少的辛苦 不只是栽培一個喜歡設計的孩子要投入多少金錢時間與心血 而是一個在台灣社會的母親 要怎樣去挑戰傳統社會價值以及性別框架 我相信一路走來吳媽媽一定面臨許多外在壓力甚至自己內心的煎熬 我相信學習尊重別人的價值是一件重要的事 也是我們的社會現在最需要去努力的事 要怎樣去尊重小孩喜愛的事 了解小朋友的個別差異 不要用普世的價值觀去限制他們的發展 但又要堅守一些原則讓小孩明白事理 好吧~當爸爸媽媽真的很難 我要把吳媽媽的專訪收藏在Being Parent的剪貼簿裡留著以後用~哈 吳媽媽專訪節錄 自由電子報 09年5月4日 記者/藍祖蔚 (原文請點上面連結) 問:吳季剛小學沒念完,你就帶他移民加拿大了,基於什麼特別考量嗎? 答: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,我只是做到了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,而且讓每一個學習都是件快樂的事。台灣的老師習慣用分數 來評量學生的表現,強調背誦式的填鴨,季剛的藝術才華很難得到共鳴,只會備受挫折,壓力很大,更別說別人聽到孩子想要去搞藝 術時,那種訝異的眼神了。我真心希望天下父母當你發現孩子有特殊才藝與興趣時,請尊重他們並且給予鼓勵。季剛到了溫哥華,人 家只說他是個愛藝術的孩子,沒有異樣眼光,就能更專心做自己,追尋及發展自己的興趣。 問:不是每個孩子都像吳季剛那麼幸福,出生在小康家庭,無憂無慮地去學音樂、語言或藝術,你給了他最豐富又自由的發展空間,但 要如何要求他呢? 答:關鍵在於理解與尊重,順從孩子的意向去發展很重要,但也要孩子履行承諾。既然他從小愛畫畫,愛玩黏土,我願意帶他拜師學藝, 朝藝術方向去發展,但是不忘約法三章:一定要完成大學學業(要有基本的知識與能力);一定要多學會一種歐洲語言(例如學時尚藝術, 歐洲才是主流,季剛學了法語,才更如魚得水,順利進入時尚圈);不能吸毒學壞。孩子人生閱歷還淺,不懂得拿捏人生規劃的輕重,父 母的規劃和協助就格外重要。我雖然不時會提出建議與要求,但也尊重孩子的興趣與選擇,畢竟他學到的技藝與本事都要跟著他一輩 子,讓孩子從興趣找到成就感最重要,有時候看到季剛沒日沒夜在趕工,我也會不忍心勸他多休息,他卻會說:「媽咪,妳不要忘了我正 在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。」 問:你最得意的教育成就是什麼? 答:知識和技藝固然重要,做人更重要,教會他懂得飲水思源,是我最開心的事。他在紐約經常工作得很晚,深夜才回家,卻不忘買杯 咖啡給門房,感謝人家等門守夜。細心的小動作就讓人很窩心。
Well's Blog
qw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